魏又七

今夜明珠色,当随满月开。

重温《金枝欲孽》——主旨篇

有话说:

大概一周没写了吧嘿。

看第六集的时候简直想给编剧打钱——剧情太精彩了啊喂!

以及,美人真美呐(流口水

以下正文。


八月的最后一天,讲一讲金枝欲孽。

 

06年的时候还在上学,这部剧又是寒假在播,所以多少看过一些。前几天严肃八卦的推文又勾起了我的兴致,所以放着《北京折叠》和顾漫的书改剧不看,这几天重温起来。

 

彼时黎姿的美是过目不忘的,眉眼清晰,酒窝动人,清汤寡水的道姑服也掩盖不住的俏丽模样。



但她又不是邻家妹妹式的女子,俏归俏,美艳之中却藏着锋芒——浅一分,便是倚天屠龙记里赵敏的样子,逼迫也好耍心机也好,都是为了俘获心上人;深一分,便是金枝欲孽里玉莹的样子,恃美行凶,几乎丧失了真性情。

 

红墙碧瓦的宫廷,花团锦簇的女子,现在看来是司空见怪的电视剧场景。但放在2006年,金枝欲孽和那时的大多数历史剧不同。现在的小朋友们几乎对央视的历史剧没了印象,我自觉赶上了最后一波正常审美,和父母一起看完了《汉武大帝》《贞观长歌》,前者是规规矩矩讲历史,后者则多了点浪漫戏说,给唐太宗安排了一个美丽可爱、戏份很重的女儿,但除此之外也基本遵照了史实。正剧着色朴实,布景大气,越奢侈越显得素净,且看未央宫那百盏灯烛便知道。金枝欲孽自然比不上,但它用自己的艳丽,吟唱着和正史毫无干系,却一直真切存在的宫廷悲歌。

 

千古文章意为先,金枝欲孽之所以被奉为圭臬,不仅仅是因为它拍得早,更是因为它的立意极高。陈世骧评天龙八部时曾说过:“无人不冤,有情皆孽。”金枝欲孽的主旨,大约也可以这样概括,但又不仅限于此。

 

常说宫斗世界里没有一个人是纯粹的好人或坏人,但如何去描摹这些好与坏,刻画深浅几许,则要看本子的质地。如果说甄嬛传的主旋律是明珠蒙尘,从天真无邪的白净走向你死我亡的灰暗,那么金枝欲孽就是饮鸩止渴,一上来就把人性中的黑暗铺陈开,再不断给予看似光明的涌现,最终却仍旧逃脱不了悲剧的结尾。甄嬛传的剧情层层铺垫,在皇后给甄嬛致命一击时达到高潮,其后情节全靠不断死人来维系;相比之下,金枝欲孽的情节无高低起伏之说,但每一集都能抓人心。从这一点来看,金更高明一些。

 

最开始看甄嬛传的时候我总在猜,猜谁是大boss,走了丽嫔,来了曹贵人,走了华妃,来了安陵容,最后兜兜转转落到皇后头上。猜谜的过程是很有趣的,但再次回顾多少失去了点味道。金枝欲孽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你猜谁是好人谁是坏人,只是让你看到谁更坏一点,谁会有一丝良心发现——人心总是在永远自私的过程中偶有软弱。渐渐发现每个坏人都坏得让人咬牙,但它们又都有一点与我们相类似的好,于是陷入同情,通感,纠结,最后在大结局里,我们为所有人感到唏嘘。

 

这样的处理模式会给我以更大的勇气。因为立足于二十岁的年纪,已知世事复杂,若一味阴沉下去不是坏事,但倘若肯在互相伤害中继续寻找一点温情,才更符合人类向往“本不存在的美好”这一本性。

 

甄嬛传有74集之多,这还是在删减了近20集戏份之后的结果。丰富的时长给了它充足的铺垫,人物心理变化都可以细腻地把握得到。金枝欲孽统共30集,很多地方都急促了些,会让人觉得有点突兀——诶这个地方还没有讲明白啊,有的地方又拖沓——诶我能看得懂啦何必要借人物之口再说一遍,但无伤大雅。因为比起其他所有宫斗剧,金枝欲孽的剧情都是无可挑剔的,没有一处硬伤可惋惜。在这段故事里,你看不到像甄嬛那样开了主角光环的人,你看不到像槿汐那样绝对的忠心,你看不到沈眉庄对甄嬛那样一成不变的情谊,你看到的,就只有明争暗斗里,所有人的挣扎,表面光鲜亮丽地斗法,暗地里却都在如履薄冰。高高在上的皇后对待钟粹宫的小宫女,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而易举。稍有不慎用错了人,瓦解的信任就是溃败大军的号手,吹响自己的丧钟。

 

金枝欲孽还有一点值得称赞,那就是并非所有人都为争宠而来,在龙床上攀高枝。并非所有人都那么痴情,一定要先傻瓜,再变成七窍玲珑心。尔淳为扶持义父而来,玉莹为保护额娘而来,安茜为复仇而来,如妃,皇后,也都有各自的背负。而且金枝欲孽是平衡的,可以把多条线处理得清楚,也能巧妙地融合与分离。没有情,这部戏是不动人的;但仅靠情来解释人物关系和行为动机,那这部戏即使能通顺下去,也会经不起对根源的推敲。在这一点上,甄嬛传做得还不及如懿传好。

 

关于主旨部分就讲到这里,以后可能会再写写各位主角,台词,或者情节。重温一遍的新发现是,以前对玉莹是喜欢得不得了,现在更偏爱尔淳一些。大概随着年龄的增长,想法和角度也变化了许多吧。



祝大家九月愉快。


评论
热度 ( 21 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魏又七 | Powered by LOFTER